易秀英: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感
  • 时间:2022-04-12
  • 点击:799

易秀英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活动

“易老师,感谢您当年给我们上的电工课和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现在这两门课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了我的看家本领。记得毕业后刚上班的时候,我在仪器仪表的使用、设备的接线调试操作以及PLC的程序调试等方面的能力比很多本科生都要好,通过在岗位上的磨练,我成长很快,这要感谢您对我的教导。”不久前,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华中区区域经理资利龙见到易秀英时激动地说。

易秀英是北单app官方版下载智能装备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专业教师、副教授,从教已有16年。在悉心从教的过程中,她还不断努力提升自己,20216月在中南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而资利龙是北单app官方版下载机电2014级学生,在校期间是易秀英所授电工课和PLC课的课代表,2016年作为团队成员跟易秀英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二等奖。2021年她获评北单app官方版下载“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易秀英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虽然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学生会存有一定的畏难心理,也会有怨言,但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成就感、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学习的主动性随之提高,接下来学习的难度自然也就下降了。”易秀英微笑着说道。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易老师在第一学期第一堂电工课中跟我们分享的学习三要素。她用拼音‘lian’引出3个字,为我们的大学学习指引方向。第一个‘恋’字代表学习态度,要我们对待学习犹如对待我们的初恋一样,要时刻稀罕他/她,日夜想他/她、粘他/她,最后赢得他/她;第二个‘炼’字代表学习方法,凡事都要去研究,如果碰到大的项目或任务,一定要学会拆解项目或任务,从小任务入手,再将小任务进行融合,从而去研究大项目;第三个‘练’字代表学习行动,凡事不能只停留在‘想到’或‘知道’怎么做,而不去行动,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做到’,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机电3192班学生李烨说。

易秀英主要教授电工基础课和PLC课,除了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她会根据机电班学生今后所从事工作岗位的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用实践检验理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电工课程中,她要求学生将用电安全以及设备操作规范牢记于心,熟练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照明电路的装调,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PLC课程中,她注重学生编程方法、编程技巧、设备调试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易老师的PLC课,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编程思路、调试方法以及编程的规范意识、操作规范养成等。比如在做‘两种液体混合’项目时,易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分析该项目的任务描述,然后带领我们一起理清‘两种液体混合’项目的工作流程,弄清楚每一个动作的启动条件和结束条件,并示范展示给我们最开始两个动作的程序编写样例,剩下的动作则需要我们结合工作流程自己努力去完成。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但无论我们碰到多么低级的错误,易老师都会耐心地为我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带领我们一起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一起去解决。当我们越过千重万难终于成功调试出项目时,都会开心地跑过去跟易老师汇报,易老师也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和大家一起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要求将这些经验记录在项目实施工艺卡上,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机电3193班学生何昕东说。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易秀英会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育。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易秀英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PLC的基础项目开始,到PLC的综合项目程序编程和调试,手把手地教学生。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易秀英对他们的要求则不仅是要完成项目的模拟调试,更要完成项目的实物装调。机电3193班的苏欣杰、涂明杰等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是利用实训室现有的液体混合实训装置设备,从元器件的选型、测试、设备的接线、程序的编写、设备的调试,完成了液体混合装置的实物装调,为他们后来从事现场设备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易老师的严格在机电班那是出了名的,但她的耐心也是出了名的。课堂上易老师教导有方、一丝不苟,每次上课时布置的PLC项目都会仔细地把每一个细节讲清楚,让大家充分理解这个项目。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她会来到同学们身边进行答疑解惑。有时下课了,我们没有做完还想继续做,易老师也继续陪着大家一直做完。”机电3193学生肖鸿宇动情地说,“是易老师让我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信心。很幸运我能与易老师相遇。”

在谈及易秀英时,北单app官方版下载党委书记李三福表示,“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教师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追求学术提升拓展发展空间,让许多像易秀英这样深受学生欢迎的德艺双馨老师有更多的出彩机会,成长为学校不可多得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李文彬  来源:中国教育报)